沈科初授南京行人司副,歸別吾父。吾父謂之曰:“前輩謂仕路乃毒蛇聚會之場,余謂其言稍過,然君子緣是可以自修。其毒未形也,吾謹避之。質直好義,以服其心;察言觀色,慮以下之,以平其忿。其毒既形,吾順受之,彼以毒來,吾以慈受可也。”
——了凡長兄袁衷記述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子華子曰:人之性,其猶水然,水之源至潔而無穢,其所以湛之者,久則不能無易也。是故,方圓曲折湛於所遇,而形易矣;青黃亦白湛於所受,而色易矣;砰訇淙射湛於所閡,而響易矣;洄伏悠容湛於所容,而態易矣。此五易者,非水性也,而水之流則然,鹹淡芳臭湛於所染,而味易矣,此五易者非水性也,而水之流則然。孔子曰,性相近也,習相遠也。爾輩慎習。
——了凡長兄袁衷記述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凡言語、文字,與夫作事、應酬,皆須有涵蓄,方有味。說話到五七分便止,留有餘不盡之意,令人默會;作事亦須得五七分勢便止。若到十分,如張弓然,過滿則折矣。
——了凡長兄袁衷記述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汝曾祖菊泉先生嘗語我云:“吾家世不干祿仕,所以歷代無顯名。然忠信孝友,則世守之,第令子孫不失家法。足矣!”即讀書,亦但欲明理義,識古人趣向,若富貴則天也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了凡長兄袁衷記述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傳稱孔子家兒不知罵,曾子家兒不知怒。生而善教也。汝祖生平不喜責人,每僮僕有過,當刑輒與汝祖母私約:“我執杖往,汝來勸止,我體其意。”終身未嘗以怒責僕,亦未嘗罵僕。汝曹識之。 ——了凡長兄袁衷記述

 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王某者,善風鑑,江湖奇士也。來訪父,坐定,聞門外履聲橐橐,王傾耳曰:“有三品官來。”及至,則表兄沈科也。王諦觀之,曰:“肉勝骨,須肉稍去則發矣。科不懌,即起入內見吾母。是冬科患病,大肉盡脫。吾與三弟調理之,將愈,父謂曰:“此病但平其胃火,火去則脾胃自調。必愈!若滋其腎水,水旺則邪火自退,亦愈。然胃火去則善食,必肥,不若腎水旺則骨堅,而可應王生之言也。”因書一方,授予,使付科如法修服。後果精神日旺,而浮肉不生。明年舉鄉薦,甲辰登第,終苑馬卿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——了凡長兄袁衷記述

 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咱們從今天開始,來讀讀《庭幃雜錄》。此書記載了了凡兄弟​​成長過程中,父親袁仁和母親李氏的行誼。我們選取了其中有關“修養”的部分來讀,願與各位燈芯共同成長。

宋韓琦為諫官三年,所存諫稿,欲斂而焚之,以效古人謹密之義。然恐無以見人主從諫之美,乃集主上所信從及足以表主上之德者,七十余章,曰《諫垣存稿》。自序於其首,大略曰:“諫主於理,而以至誠將之。”前輩之忠厚如此,今乃有以進言要名者,良可悼也。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明朝思想家袁了凡遇到兩位對他影響重大的先生,孔老先生算定他早年的命運。讓他心灰意冷,毫無進取之心。後雲谷禪師告訴他:“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”醍醐灌頂,開啟他人生新的篇章。了凡先生以其畢生學問與修養,融通儒釋道三家思想精華,寫下《了凡四訓》啟迪世人。
以下是由《了凡四訓》裡精選的改命警句,還望大家細細品讀,立命改過,從而改變命運。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undefined

距離嘉義不遠的民雄鄉有一位何老先生,自從民國四十八年其令堂去世後直至目前,每年歲末都大量佈施白米和現款,使全鄉貧民遍受其惠,據說他每年所發的白米常達三、四百斗,所發的現款也達五、六萬元之多,而且年年如此,從不間斷。在平時更是樂善好施,熱心公益,該鄉唯一現代化的大型圖書館便是他們捐獻的成果。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諸惡末作,眾善奉行;

自淨其意,是諸佛教。

文章標籤

悲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